舞美設計成功的兩個決定因素。舞美設計成功的兩個決定因素是舞臺設計和電聲設備系統(tǒng),兩者的配合很重要。
舞美設計會議室、報告廳和審判廳在建筑的要求是確保語言清晰度,演播室設計不同的功能要求建筑的體型、裝飾風格要求、容積、座席數量等因素又要求采取不同的聲學措施;而舞臺設計與電聲設備系統(tǒng)的配合(建聲與電聲的配合)則是此類工程成敗的關鍵。
會議室和會議中心的聲學設計特點是其自身的規(guī)模、使用范圍和要求決定的。
主要有:
1、規(guī)模(容積和容量)差異比所有的會堂都大。舞臺設計小至十幾人,容積100m3左右;大的可容納萬民觀眾,容積可達100000m3乃至更大。因而相應的音質指標差別也很大,必須根據具體的規(guī)模具體確定。
2、等級、用途和建設標準差異很大,如有部門的會議室、會議廳,也有供國際會議使用的各類會議室、廳。由于等級、用途和建設標準的不同,所用的設備、內裝修和聲學的處理措施也會有很大的差別。
3、根據用途和容量,有些采用擴聲系統(tǒng)、有些不采用擴聲系統(tǒng)或者采用的擴聲系統(tǒng)對建聲環(huán)境要求不同,則在裝飾設計手法和聲學處理措施上也要求區(qū)別對待。
報告廳按照用途可以分為學術報告廳、多媒體報告廳、大型講堂、和班教室等;按照報告方式可以分為自然聲和采用擴聲兩類,而作為國際會議的報告廳則還要設有同聲傳譯和即席提問的設施。
報告廳的規(guī)模通常在100~500名聽眾左右,多數座容為150~350。容積在400~2500m3范圍內。在聲學設計中,通常要求達到的指標如下:
1、混響時間:中頻混響時間控制在0.8~1.0秒范圍,對于采用擴聲系統(tǒng)和同聲傳譯系統(tǒng)的,可適當再短,混響時間的頻率特性接近平直。
2、聲場均勻度:自然聲報告時,廳內500Hz的聲場不均勻度不大于±3.5dB;采用擴聲系統(tǒng)時應小于±3.0dB。
3、背景噪聲水平:自然聲報告廳,廳內噪聲級不大于30dBA;采用擴聲系統(tǒng)時,則應低于40dBA。
4、消除各種聲缺陷:根據報告廳的平、立面形式,分析可能存在的回聲、顫動回聲、聲聚焦等聲缺陷,在裝飾設計和聲學設計中采取措施改善和避免之。
報告廳和活動中心的工藝設計內容主要包括視距、視點、視角、觀眾廳體型、銀幕設置、座位排列、地面坡度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