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法:三-七比例法
方法:將演出的環(huán)境長度均分為三等分(三),音箱擺在三分之一長度處(一),兩音箱之間的間隔為房間三分之二長度的0.7倍(七)。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內(nèi)投射角度,不過沒有內(nèi)向投射也可,聆聽位置不可貼靠后墻。
效果:此法用于尺寸較大、比例均勻(例如約1:1.25:1.6或約1:1.6:2.5)的空間,可得到平衡的聲音與寬深的音場。這是音響論壇經(jīng)常推薦讀者嘗試的擺法。
第二法:三三-比例法
方法:將演出的環(huán)境長度均分為三等分(三),寬度也均分為三等分(三),音箱擺在長度與寬度的第一等分交點上(一)。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內(nèi)投射角度,甚至不需要向內(nèi)投射也可,聆聽位置不可貼靠后墻。
效果:此法適用于尺寸較大、比例均勻的空間。它與“三-七比例法”的精神是一致的,唯一與“三—七比例法”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間的間隔較窄。此法也可得到平衡的聲音與寬深的音場。美國TAS雜志總編喜用此法。
第三法:螺旋擺法
方法:將音箱擺在房間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長度之間,然后將兩音箱盡量靠兩翻墻(如房間很寬則不需要緊靠側(cè)墻),兩音箱的向內(nèi)投射角度要大于45°。聆聽位置要在投射交叉線交點之后0.5米—1米之間。
效果:此法專治高音太尖銳、中音太瘦、低音不夠的缺點。而且,面對許多惡劣的環(huán)境時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。這是“音響論壇”針對普遍不良空間所提供的有效擺法。
第四法:正三角形法
方法:第一個條件是音箱要離開后墻(至少要有1米以上)與側(cè)墻(至少要有0.5米以上)。第二個條件是將兩個音箱與聆聽位置,畫成一個正三角形。第三個條件是兩音箱的向內(nèi)投射角度也要45°或更多。第四個條件是這個正三角形可大可小。房間小,后級功率不大時正方形小些;房間大,后級功率大時正三角形就大些。
效果:這就是俗稱的近音場聽法。它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四面墻反射音對音箱直接音的過度干擾,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寬深的音場。這是能夠聽到最多、最直接、最清楚細節(jié)的擺法。許多評論員在評音響時喜用此法。